歷 史 建 築 名 稱 |
位 置 |
評 級 |
簡 介 |
羅 湖 鐵 路 橋 |
羅 湖 |
- |
羅 湖 鐵 路 橋 , 長 32 米 、 闊 10 米 , 跨 越 深 圳 河 , 連 接 香 港 及 深 圳 。 最 早 一 代 的 鐵 路 橋 , 建 於 一 九 零 九 年 , 並 和 九 廣 鐵 路 英 段 一 同 於 一 九 一 零 年 通 車 。 二 次 大 戰 期 間 , 鐵 路 橋 曾 分 別 被 英 軍 及 日 軍 重 置 及 拆 毀 。 戰 後 , 羅 湖 鐵 路 橋 原 址 重 建 了 一 座 外 型 和 戰 前 沒 有 多 大 分 別 的 新 橋 。 二 零 零 三 年 九 月 , 由 於 深 圳 河 改 善 工 程 , 鐵 路 橋 被 搬 至 河 畔 空 地 展 示 , 原 有 位 置 則 重 建 了 新 的 鐵 路 橋 。 |
何 東 夫 人 醫 局 主 樓 及 平 房 |
古 洞 |
III |
何 東 夫 人 醫 局 位 於 古 洞 街 市 側 , 為 一 座 中 西 合 壁 的 單 層 建 築 物 , 而 醫 局 側 亦 有 一 座 小 型 建 築 物 。 |
金 錢 味 峰 侯 公 祠 |
古 洞 |
II |
位 於 古 洞 南 部 金 錢 村 第 九 巷 的 味 峰 侯 公 祠 , 祠 堂 為 兩 進 式 設 計 , 已 被 列 為 認 定 古 蹟 , 政 府 在 二 零 零 二 年 出 資 作 出 大 型 修 葺 , 現 在 仍 然 在 修 葺 當 中 。 |
金 錢 土 地 神 壇 |
古 洞 |
I |
|
楊 園 |
古 洞 |
- |
位 於 古 洞 , 由 楊 氏 家 族 於 三 十 年 代 興 建 , 為 渡 假 別 墅 。 建 築 物 呈 交 叉 型 設 計 , 甚 為 罕 見 。 一 九 七 零 年 , 建 築 物 租 給 香 港 第 一 位 裁 判 司 羅 顯 勝 作 騎 術 學 校 之 用 。 |
仁 華 廬 |
古 洞 |
- |
由 印 尼 華 僑 楊 雁 友 興 建 。 楊 氏 為 客 家 人 , 曾 在 印 尼 營 商 , 及 後 搬 到 香 港 居 住 。 此 客 家 大 宅 曾 為 由 楊 氏 主 辦 愛 華 學 校 的 校 舍 。 |
恩 慈 之 家 主 樓 及 附 屬 建 築 物 |
古 洞 |
- |
恩 慈 之 家 為 一 座 兩 層 高 的 建 築 物 , 位 於 上 水 燕 崗 青 山 公 路 側 , 為 一 所 向 濫 用 藥 物 者 及 酗 酒 者 提 供 服 務 的 康 復 中 心 。 |
將 軍 府 |
古 洞 |
III |
又 名 「 慈 樓 」 或 銑 園 , 由 曾 叔 其 興 建 , 位 於 古 洞 近 古 洞 南 路 。 由 於 曾 叔 其 的 兒 子 曾 銑 堅 曾 任 將 軍 , 因 名 將 軍 府 。 將 軍 府 樓 高 三 層 , 石 屎 興 建 , 有 四 個 大 廳 、 兩 個 中 廳 及 二 十 六 間 房 間 。 |
金 錢 侯 宗 福 堂 神 廳 |
古 洞 |
II |
同 樣 位 於 金 錢 村 的 侯 宗 福 堂 , 建 於 三 百 多 年 前, 被 稱 為 全 中 國 唯 一 一 間 供 奉 地 主 公 的 廟 宇 。 相 傳 侯 族 先 人 曾 向 地 主 公 祈 求 高 中 , 及 後 果 然 高 中 狀 元 , 因 而 在 村 內 建 立 地 主 公 廟 。 另 外 , 侯 宗 福 堂 平 日 亦 成 為 村 民 集 結 的 地 方 。 |
金 錢 別 墅 |
古 洞 |
- |
現 在 位 於 古 洞 金 錢 村 御 林 皇 府 內 , 由 祈 德 尊 爵 士 所 興 建 的 。 |
客 家 圍 民 居 、 更 樓 、 圍 牆 、 圍 門 、 書 室 及 錫 宗 黃 公 祠 |
河 上 鄉 |
- |
位 於 松 柏 塱 , 由 來 自 荔 枝 窩 的 黃 建 常 及 黃 建 文 等 兄 弟 於 一 九 零 四 年 建 立 , 並 於 一 九 二 零 年 落 成 。 客 家 圍 內 共 有 兩 排 村 屋 , 亦 包 括 一 座 書 室 、 祠 堂 及 更 樓 , 村 四 周 則 建 有 堅 固 青 磚 城 牆 。 整 條 圍 村 直 至 今 天 仍 然 保 存 得 宜 。 |
河 上 鄉 洪 聖 古 廟 及 排 峰 古 廟 |
河 上 鄉 |
II |
洪 聖 古 廟 位 於 河 上 鄉 排 頭 路 河 上 鄉 村 村 口 , 興 建 年 份 已 不 可 考 証 。 廟 內 文 物 分 別 有 乾 隆 年 間 的 響 板 和 一 八 九 七 年 製 的 木 匾 。 而 廟 宇 於 一 九 六 四 年 曾 重 建 。 |
松 柏 塱 博 文 學 校 主 樓 及 校 舍 |
河 上 鄉 |
II |
位 於 上 水 松 柏 塱 村 。 由 於 松 柏 塱 為 非 侯 姓 客 家 村 落 , 因 而 在 村 內 自 設 私 塾 。 私 塾 在 一 九 一 九 年 前 已 成 立 , 至 一 九 一 九 年 , 村 中 長 老 發 起 募 捐 籌 建 課 室 , 那 時 建 成 的 課 室 就 是 現 在 博 文 學 校 第 二 及 第 三 室 。 現 有 磚 砌 建 築 物 則 建 於 一 九 六 三 年 。 |
松 柏 塱 敦 厚 堂 |
河 上 鄉 |
- |
|
松 柏 塱 宣 成 堂 |
河 上 鄉 |
- |
|
松 柏 塱 劉 氏 宗 祠 |
河 上 鄉 |
- |
松 柏 塱 由 黃 、 劉 、 陳 、 鄺 及 簡 姓 五 個 宗 族 建 立 , 在 其 村 前 建 有 五 間 這 五 姓 族 人 的 祠 堂 。 |
松 柏 塱 陳 氏 宗 祠 |
河 上 鄉 |
- |
|
松 柏 塱 陳 氏 家 塾 主 樓 及 門 樓 |
河 上 鄉 |
- |
|
仙 慧 庵 |
河 上 鄉 |
III |
建 於 一 九 一 九 年 。 |
紅 橋 新 村 天 后 古 廟 |
上 水 |
- |
|
虎 地 坳 文 明 廟 |
上 水 |
II |
|
愛 園 別 墅 |
上 水 |
- |
愛 園 別 墅 , 位 於 青 山 公 路 - 古 洞 段 近 香 港 高 爾 夫 球 會 附 近 , 建 於 一 九 一 九 年 , 為 已 故 商 人 許 愛 周 先 生 的 別 墅 。 |
上 水 莆 上 村 應 龍 廖 公 家 塾 |
上 水 |
I |
莆 上 村 位 於 上 水 鄉 內 , 而 村 內 建 有 應 龍 廖 公 家 塾 。 應 龍 廖 公 家 塾 又 名 顯 承 堂 , 建 於 一 八 三 八 年 , 為 紀 念 廖 應 龍 而 建 成 的 , 為 廖 氏 的 祠 堂 , 亦 曾 用 作 鳳 溪 幼 稚 園 校 舍 。 |
前 上 水 警 署 |
上 水 |
III |
舊 上 水 警 署 位 於 莆 上 村 內 , 建 於 一 九 零 二 年 , 為 一 幢 兩 層 高 英 式 建 築 物 , 現 在 為 大 埔 區 警 民 關 係 組 及 大 埔 區 少 年 警 訊 上 水 會 所 。 |
上 水 中 心 村 一 巷 11 號 |
上 水 |
- |
|
上 水 中 心 村 二 巷 9 號 |
上 水 |
- |
|
吳 屋 村 5 號 |
上 水 |
- |
|
雞 嶺 張 氏 家 祠 |
上 水 |
- |
|
蕉 徑 新 圍 張 氏 宗 祠 |
蕉 徑 |
- |
|
蕉 徑 新 圍 信 公 堂 |
蕉 徑 |
- |
|
龍 潭 觀 音 古 廟 |
蕉 徑 |
- |
由 蕉 徑 六 村 村 民 合 力 興 建 的 龍 潭 觀 音 古 廟 , 位 於 蕉 徑 彭 屋 村 。 相 傳 古 廟 建 於 三 百 多 年 前 , 一 九 六 六 年 重 修 。 |
香 港 哥 爾 夫 球 會 小 食 亭 |
粉 嶺 |
II |
位 於 粉 嶺 香 港 哥 爾 夫 球 會 內 。 |
粉 嶺 圍 圍 門 及 炮 樓 |
粉 嶺 |
II |
粉 嶺 彭 氏 族 人 於 南 宋 時 已 搬 遷 到 新 界 居 住 , 並 在 明 朝 於 粉 嶺 建 立 粉 嶺 圍 , 其 中 粉 嶺 圍 早 在 八 百 多 年 前 已 立 村 。 現 在 圍 村 只 保 留 部 份 圍 牆 、 圍 門 及 炮 樓 。 其 中 在 炮 樓 塗 有 品 字 白 色 圓 點 , 相 信 是 和 風 水 有 關 。 |
粉 嶺 彭 氏 宗 祠 |
粉 嶺 |
I |
粉 嶺 圍 位 於 上 水 和 粉 嶺 之 間 , 為 彭 氏 宗 族 於 南 宋 末 年 建 立 的 。 而 早 在 一 五 七 三 年 彭 氏 宗 族 遷 居 粉 嶺 圍 時 已 在 北 圍 內 建 有 祠 堂 , 及 後 因 風 水 問 題 而 拆 掉 。 現 有 祠 堂 則 位 於 粉 嶺 北 圍 村 口 建 於 一 八 五 四 年 , 是 彭 氏 宗 族 唯 一 一 間 祠 堂 。 祠 堂 為 兩 進 式 , 中 間 則 有 兩 個 大 廳 , 而 祠 堂 亦 分 別 在 一 八 八 四 年 及 一 九 七 九 年 重 修 , 祠 堂 亦 曾 用 作 小 學 及 幼 稚 園 校 舍 。 |
粉 嶺 思 德 書 室 |
粉 嶺 |
- |
|
心 誠 中 學 校 舍 |
粉 嶺 |
- |
位 於 馬 會 道 , 原 為 猶 太 人 依 利 士 女 士 所 有 的 依 利 士 花 園 。 一 九 五 九 年 , 基 督 教 香 港 信 義 會 榮 光 堂 購 得 花 園 , 並 於 一 九 六 四 年 在 此 創 辦 心 誠 中 學 。 |
粉 嶺 圍 三 聖 宮 |
粉 嶺 |
- |
|
前 粉 嶺 裁 判 法 院 |
粉 嶺 |
- |
|
藏 霞 精 舍 |
粉 嶺 |
- |
香 港 藏 霞 精 舍 由 朱 廣 霞 於 一 九 二 零 年 創 立 , 而 現 在 道 堂 堂 址 則 建 於 五 十 年 代 , 位 於 粉 嶺 黃 崗 山 祥 華 邨 側 。 |
蓬 瀛 仙 館 牌 樓 |
粉 嶺 |
- |
一 九 三 零 年 創 立 , 館 址 位 於 東 鐵 粉 嶺 站 側 , 屬 道 教 傳 真 派 。 |
聖 約 瑟 堂 教 堂 、 活 動 室 及 神 父 宿 舍 |
聯 和 墟 |
- |
|
聯 和 市 場 |
聯 和 墟 |
- |
曾 為 香 港 唯 一 一 個 私 營 的 公 共 街 市 。 聯 和 市 場 早 在 戰 前 已 經 出 現 , 並 於 一 九 八 零 年 起 由 政 府 發 牌 規 管 。 在 聯 和 墟 街 市 於 二 零 零 二 年 啟 用 後 , 聯 和 市 場 於 二 零 零 二 年 九 月 廿 六 日 正 式 關 閉 。 現 在 位 於 四 邊 街 道 的 小 販 攤 位 已 經 清 拆 , 只 餘 下 最 古 舊 的 單 層 街 市 。 |
小 坑 村 福 德 祠 |
龍 躍 頭 |
- |
|
龍 躍 頭 指 路 石 碑 及 大 埔 舊 北 區 理 民 府 告 示 牌 |
龍 躍 頭 |
- |
兩 塊 石 碑 放 置 在 安 樂 村 安 居 街 及 / 樂 東 街 交 界 。 左 面 一 塊 為 指 示 往 龍 躍 頭 祟 謙 堂 村 及 從 謙 學 校 指 路 石 碑 , 於 一 九 三 零 年 豎 立 。 另 一 塊 為 大 埔 理 民 府 於 一 九 三 四 年 三 月 八 日 豎 立 的 , 內 容 為 嚴 禁 村 民 將 牛 隻 繫 於 路 口 , 以 免 阻 礙 前 往 祟 謙 堂 村 的 行 人 。 |
龍 躍 頭 善 述 書 室 |
龍 躍 頭 |
I |
位 於 龍 躍 頭 新 屋 村 , 建 於 一 八 四 零 年 , 曾 存 放 鄧 氏 祖 先 神 位 。 在 戰 前 曾 為 鄧 姓 族 人 的 學 堂 , 至 一 九 三 八 年 停 辦 而 戰 後 則 改 作 幼 稚 園 校 舍 , 惟 現 在 亦 停 辦 了 。 書 室 為 兩 進 式 設 計 , 中 間 有 庭 院 , 而 庭 院 兩 邊 則 是 走 廊 。 |
石 廬 主 樓 及 附 屬 建 築 物 |
龍 躍 頭 |
II |
石 廬 位 於 龍 躍 頭 祟 謙 堂 村 東 面 , 為 華 仁 書 院 創 辦 人 徐 仁 壽 於 一 九 二 五 年 興 建 。 樓 宇 樓 高 兩 層 , 設 計 中 西 合 壁 : 樓 宇 本 身 為 西 式 設 計 , 而 屋 頂 則 為 中 國 金 頂 瓦 頂 。 一 九 八 零 年 , 徐 氏 族 人 搬 出 石 廬 , 建 築 物 一 直 空 置 到 現 在 。 |
乾 德 樓 主 樓 及 門 樓 |
龍 躍 頭 |
I |
乾 德 樓 位 於 龍 躍 頭 祟 謙 堂 村 , 在 一 九 一 零 年 由 巴 色 會 牧 師 凌 啟 蓮 、 凌 善 元 及 彭 樂 三 興 建 , 並 以 他 們 的 聖 名 命 名 。 他 們 居 住 在 乾 德 樓 , 並 向 龍 躍 頭 村 民 傳 教 。 彭 樂 三 為 鄉 議 局 成 立 初 期 核 心 成 員 , 並 多 次 獲 選 主 席 。 大 樓 建 有 主 樓 , 並 在 四 面 皆 建 有 附 翼 。 大 門 門 樓 設 在 屋 正 前 面 , 兩 者 之 間 為 前 庭 。 大 樓 以 青 磚 建 成 , 以 柱 支 撐 斜 尖 屋 頂 , 並 有 西 式 石 塊 砌 成 的 拱 形 門 窗 。 位 於 北 面 的 門 樓 則 上 書 「 乾 德 門 」 , 亦 於 同 年 落 成 。 |
祟 謙 堂 舊 堂 |
龍 躍 頭 |
III |
位 於 龍 躍 頭 祟 謙 堂 村 , 村 落 也 是 因 為 早 期 有 崇 謙 堂 堂 友 聚 居 而 成 。 崇 謙 堂 曾 名 松 山 堂 , 是 在 一 九 零 一 年 才 改 名 。 而 現 存 的 崇 謙 堂 舊 堂 則 於 一 九 二 六 年 十 月 由 巴 色 會 佈 道 所 建 立 。 堂 址 曾 用 作 幼 稚 園 校 舍 , 至 一 九 八 三 年 因 為 祟 謙 堂 本 身 日 漸 殘 破 因 而 在 其 附 近 另 建 新 堂 。 |
麻 笏 圍 |
龍 躍 頭 |
- |
龍 躍 頭 五 圍 六 村 的 麻 笏 圍 建 於 一 七 三 六 年 , 四 面 建 有 圍 牆 。 由 於 發 展 需 要 , 四 角 炮 樓 及 部 份 圍 牆 已 經 被 拆 除 。 門 樓 已 被 列 為 法 定 古 蹟 。 |
東 閣 圍 |
龍 躍 頭 |
I |
龍 躍 頭 五 圍 六 村 的 東 閣 圍 相 信 建 於 一 三 六 三 年 至 一 四 二 一 年 間 , 由 鄧 龍 崗 建 成 。 東 閣 圍 因 位 處 龍 躍 頭 東 面 , 因 而 得 名 。 圍 村 建 於 高 台 上 , 而 四 周 建 有 圍 牆 , 四 角 更 建 有 高 樓 。 近 年 東 閣 圍 門 外 更 建 有 樓 高 三 層 的 大 樓 。 |
永 寧 圍 |
龍 躍 頭 |
II |
龍 躍 頭 五 圍 六 村 的 永 寧 圍 位 於 永 寧 村 以 北 , 建 於 一 七 四 四 年 。 現 在 圍 的 四 面 仍 然 保 有 部 份 圍 牆 , 亦 有 部 份 已 變 成 頹 垣 或 消 失 。 永 寧 圍 因 為 日 漸 殘 破 , 建 築 署 曾 進 行 修 復 工 程 。 |
軍 地 三 楝 屋 |
軍 地 |
- |
|
義 公 樂 居 |
軍 地 |
- |
|
皇 后 山 軍 營 印 度 廟 |
軍 地 |
- |
位 於 已 廢 棄 的 皇 后 山 軍 營 內 , 建 於 六 十 年 代 , 相 信 供 信 奉 印 度 教 的 印 度 裔 軍 人 使 用 。 |
高 莆 村 1 至 3 號 及 4 至 7 號 門 樓 |
鶴 藪 |
- |
|
鶴 藪 村 15 至 17 號 及 更 樓 |
鶴 藪 |
|
|
沙 頭 角 鐵 路 洪 嶺 車 站 |
坪 輋 |
III |
九 廣 鐵 路 曾 在 一 九 一 二 年 使 用 興 建 英 段 時 拆 下 的 窄 路 軌 興 建 一 條 由 粉 嶺 至 沙 頭 角 的 鐵 路 。 一 九 二 七 年 沙 頭 角 公 路 啟 用 時 , 鐵 路 由 於 乘 客 量 不 如 理 想 , 在 一 九 二 八 年 已 停 用 。 現 在 鐵 路 餘 下 的 遺 跡 , 除 了 部 份 的 舊 鐵 軌 及 一 條 隧 道 外 , 最 大 型 為 位 於 沙 頭 角 公 路 近 坪 輋 路 的 洪 嶺 車 站 ( 即 現 孔 嶺 ) 。 現 在 車 站 被 荒 廢 在 馬 路 一 旁 , 而 門 及 窗 皆 被 鎖 上 。 |
孔 嶺 洪 聖 宮 |
坪 輋 |
II |
位 於 沙 頭 角 公 路 和 坪 輋 路 交 界 , 建 於 一 七 六 四 年 。 洪 聖 宮 為 丹 竹 坑 、 萊 洞 、 龍 躍 頭 等 村 的 共 同 物 業 。 廟 宇 為 兩 進 式 建 築 物 , 大 門 後 有 屏 門 , 刻 有 「 永 庇 平 安 」 四 字 。 |
簡 頭 村 羅 氏 家 祠 |
坪 輋 |
- |
|
簡 頭 村 維 業 劉 公 祠 |
坪 輋 |
- |
|
大 塘 湖 鄧 螽 羽 堂 |
坪 輋 |
- |
|
平 原 天 后 廟 |
坪 輋 |
II |
位 於 坪 輋 坪 輋 路 附 近 , 因 鄰 近 平 原 河 因 名 平 原 天 后 廟 。 廟 宇 建 於 一 七 五 六 年 , 由 香 圍 園 、 坪 洋 及 坪 輋 村 村 民 合 資 興 建 。 廟 宇 兩 旁 為 平 源 公 所 及 昇 平 社 義 祠 。 |
坪 洋 138 至 139 號 |
坪 輋 |
- |
|
坪 洋 陟 乾 祖 祠 |
坪 輋 |
- |
|
坪 洋 陟 雲 祖 陳 氏 宗 祠 |
坪 輋 |
- |
|
坪 洋 陳 氏 宗 祠 |
坪 輋 |
|
|
塘 坊 村 永 傑 書 室 |
打 鼓 嶺 |
- |
位 於 坪 輋 的 塘 坊 村 內 , 建 於 十 九 世 紀 初 。 |
香 園 圍 1 、 1A 、 1B 、 2 至 5 號 萬 氏 大 屋 及 炮 樓 |
打 鼓 嶺 |
I |
香 園 圍 村 前 建 有 六 座 大 宅 , 而 其 後 面 則 建 有 一 座 四 層 的 炮 樓 , 分 別 由 客 家 人 萬 新 財 父 親 及 萬 桂 芳 於 一 九 二 八 年 興 建 。 大 宅 內 共 住 有 六 房 人 , 而 住 宅 後 面 則 建 有 炮 樓 , 主 要 是 保 護 香 園 圍 , 以 免 受 到 由 深 圳 河 另 一 邊 前 來 的 土 匪 搶 劫 。
|
香 園 圍 76 至 78 號 |
打 鼓 嶺 |
- |
|
打 鼓 嶺 警 署 |
打 鼓 嶺 |
III |
|
鳳 凰 湖 吳 氏 宗 祠 |
打 鼓 嶺 |
- |
|
鳳 凰 湖 楊 氏 宗 祠 |
打 鼓 嶺 |
- |
|
鳳 凰 湖 24 至 27 號 |
打 鼓 嶺 |
- |
|
木 湖 圍 門 |
打 鼓 嶺 |
- |
|
木 湖 天 后 廟 |
打 鼓 嶺 |
- |
|
週 田 80 號 |
打 鼓 嶺 |
- |
|
松 園 下 57 至 59 號 |
打 鼓 嶺 |
- |
|
松 園 下 61 至 62 號 |
打 鼓 嶺 |
- |
|
松 園 下 橋 芳 家 祠 |
打 鼓 嶺 |
- |
|
塘 坊 福 善 第 |
打 鼓 嶺 |
- |
|
萬 屋 邊 唐 氏 宗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萊 洞 定 一 家 塾 |
沙 頭 角 |
- |
|
萊 洞 允 教 書 室 |
沙 頭 角 |
- |
|
立 和 世 居 及 門 樓 |
沙 頭 角 |
- |
|
發 達 堂 |
沙 頭 角 |
- |
建 於 一 九 三 三 年 。 |
上 禾 坑 李 氏 世 居 門 樓 |
沙 頭 角 |
- |
|
上 禾 坑 李 氏 祠 堂 |
沙 頭 角 |
- |
|
上 禾 坑 永 吉 堂 |
沙 頭 角 |
- |
|
上 麻 雀 嶺 曾 氏 家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石 涌 凹 羅 屋 及 附 屬 建 築 物 |
沙 頭 角 |
- |
|
中 英 界 石 |
沙 頭 角 |
- |
中 英 街 的 中 間 線 曾 為 中 英 分 界 線 , 而 在 分 界 線 上 放 有 八 塊 界 石 。 界 石 相 信 於 一 八 九 九 年 放 置 , 而 在 戰 後 的 一 九 四 八 年 , 中 英 兩 方 亦 曾 從 新 確 認 其 位 置 。 界 石 面 向 英 界 有 英 文 Anglo-Chinese Boundary 1899 , 而 面 向 華 界 則 有 「 光 緒 二 十 四 年 中 英 地 界 」 字 樣 。 |
新 樓 街 1 至 22 號 |
沙 頭 角 |
- |
這 廿 二 座 建 於 一 九 三 三 至 三 四 年 間 的 唐 樓 , 樓 高 兩 層 , 為 香 港 現 存 最 大 唐 樓 群 , 全 部 廿 二 座 唐 樓 也 建 有 「 廣 州 式 騎 樓 」 。 唐 樓 地 下 保 留 很 多 具 特 色 的 商 舖 , 至 於 樓 上 則 為 住 宅 。 |
麥 景 陶 碉 堡 馬 草 壟 、 南 坑 、 瓦 窰 、 白 虎 山 、 礦 山 及 伯 公 坳 |
打 鼓 嶺 及 沙 頭 角 |
II |
麥 景 陶 於 一 九 四 六 年 就 任 香 港 警 務 處 處 長 。 新 中 國 成 立 後 , 為 防 止 共 軍 南 侵 , 麥 景 陶 一 九 四 八 年 下 令 在 邊 境 範 圍 內 多 個 山 崗 頂 上 興 建 了 七 座 別 號 「 麥 景 陶 教 堂 」 的 混 凝 土 碉 堡 , 監 視 共 軍 及 深 圳 河 對 岸 形 勢 。 直 至 現 在 , 這 些 碉 堡 仍 然 健 在 , 並 轉 作 監 視 偷 渡 客 之 用 。 位 於 新 界 東 面 的 包 括 馬 草 壟 、 南 坑 、 瓦 窰 、 白 虎 山 、 礦 山 及 伯 公 坳 。 |
上 担 水 坑 群 雅 學 校 |
沙 頭 角 |
- |
|
上 担 水 坑 陳 氏 家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下 担 水 坑 鍾 氏 祖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山 嘴 協 天 宮 |
沙 頭 角 |
I |
|
山 嘴 迪 禎 黃 公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山 嘴 淑 鼐 黃 公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沙 頭 角 新 村 李 氏 宗 祠 |
沙 頭 角 |
- |
|
蓮 麻 坑 葉 氏 宗 祠 |
蓮 麻 坑 |
- |
|
蓮 麻 坑 官 氏 宗 祠 |
蓮 麻 坑 |
- |
|
蓮 麻 坑 劉 氏 宗 祠 |
蓮 麻 坑 |
- |
|
蓮 麻 坑 關 帝 宮 |
蓮 麻 坑 |
- |
|
蓮 麻 坑 石 橋 |
蓮 麻 坑 |
- |
|
南 涌 李 屋 村 靜 觀 家 塾 |
鹿 頸 |
- |
由 南 涌 李 氏 於 一 九 零 零 年 興 建 , 供 南 涌 以 及 周 邊 村 落 的 子 弟 入 讀 。 建 築 為 兩 進 式 設 計 。 一 九 六 零 年 , 南 涌 公 立 學 校 建 成 , 靜 觀 家 塾 改 為 舉 行 宴 會 的 地 方 。 |
鹿 頸 機 槍 堡 及 觀 測 台 |
鹿 頸 |
- |
鹿 頸 及 南 涌 之 間 的 121 山 頭 上 建 有 一 定 規 模 的 防 禦 工 事 , 包 括 一 系 列 的 機 槍 堡 、 戰 壕 及 觀 測 站 。 這 些 軍 事 設 施 是 日 治 期 間 日 軍 興 建 , 用 作 抵 擋 盟 軍 由 新 界 東 北 進 侵 。 現 在 這 些 軍 事 設 施 仍 然 殘 留 在 山 頭 上 。 |
鹿 頸 黃 屋 春 儒 黃 公 祠 |
鹿 頸 |
- |
|
鹿 頸 黃 屋 男 德 陳 公 祠 |
鹿 頸 |
- |
|
鹿 頸 陳 屋 陳 氏 祠 堂 |
鹿 頸 |
- |
|
雞 谷 樹 下 朱 氏 祖 祠 |
鹿 頸 |
- |
|
鳳 坑 張 氏 宗 祠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啟 才 學 校 校 舍 及 協 天 宮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老 圍 楊 氏 宗 祠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老 圍 李 氏 宗 祠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老 圍 何 氏 宗 祠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老 圍 宋 氏 宗 祠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老 圍 紫 氣 流 芳 |
谷 埔 |
- |
|
谷 埔 舊 民 居 及 炮 樓 |
谷 埔 |
- |
|
荔 枝 窩 協 天 宮 及 鶴 山 寺 |
荔 枝 窩 |
II |
位 於 荔 枝 窩 村 前 廣 場 的 協 天 宮 及 鶴 山 寺 , 相 信 建 於 清 代 , 為 一 座 相 連 的 建 築 物 , 年 前 已 被 列 為 二 級 歷 史 建 築 。 兩 廟 由 沙 頭 角 慶 春 約 七 條 村 落 共 同 興 建 , 供 奉 關 帝 及 觀 音 , 引 福 驅 邪 。 |
吉 澳 西 澳 天 后 宮 |
吉 澳 |
I |
位 於 新 界 東 北 吉 澳 島 的 西 澳 村 , 鄰 近 吉 澳 碼 頭 。 廟 宇 建 於 一 七 六 三 年 , 曾 於 一 八 八 零 年 及 一 九 六 八 年 重 修 。 廟 內 文 物 數 最 珍 貴 為 和 廟 宇 同 時 間 製 成 的 銅 鐘 。 |